中国石化报:宁波工程设计生物质制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开工

中国石化报9月22日报道: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建设的黑龙江双鸭山生物质制绿色甲醇及绿色航煤一体化一期项目正式开工。

宁波工程公司承担项目拿总院和工程设计,将充分发挥在新能源化工设计领域的技术专长,结合在生物质化工和费托合成技术方面的研发经验,致力于将该项目打造成生物质制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领域的示范工程。

该项目构建了“可再生能源制氢+生物质气化+合成气定向转化”新型SAF生产体系,利用双鸭山地区丰富的农业秸秆资源及风光可再生能源,集成生物质收储加工、气化净化处理、绿电制氢、费托合成等关键技术,主要生产SAF和绿色石脑油。并通过部署智能工厂系统,实现生产负荷智能调节和产品方案动态优化。项目规划建设年产10万吨级SAF生产线,配套离网/并网风光电站及电解水制氢设施,通过深度整合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技术与低碳生产工艺路线,为促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的背景下,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已成为推动能源体系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宁波工程公司深入贯彻中国石化绿色洁净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传统业务领域的技术优势,通过与科研单位联合开展技术创新,促进石化工艺与新能源技术耦合,加速抢占绿氢、绿氨、绿色甲醇及SAF等新兴领域的前沿阵地,积极培育“第二增长曲线”,助力石化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

近年来,宁波工程公司在绿色合成气技术链研发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生物质气化技术领域,2023年在中安联合煤气化装置开展两阶段工业试验,掺烧比例达到20%,为现有煤气化装置降碳减排开辟了新途径。并于2024年开发完成“100吨/天气流床生物质气化技术”和“150吨/天流化床生物质气化技术”两项工艺包,将在湖南石化生物质气化柔性平台建设项目实践应用,已形成涵盖SCG固定床气化、SFBG加压循环流化床气化和SEBG加压气流床气化的生物质气化成套技术谱系。在绿氨技术领域,重点攻关柔性非稳态控制关键技术,完成10万吨级绿氨工艺包开发和模块化工程设计,并在中天合创乌审旗风光制氢一体化二期项目中推进应用。在绿色甲醇技术领域,实现10万吨级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工艺包开发和产业化推广应用;同时承担了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正泰新能源风光绿氢制绿色甲醇及绿色航煤、浙江海畅气体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物质气化制绿色甲醇等项目的工程设计。在费托合成(F-T)技术研发领域,自2003年便开展固定床及浆态床装置中试试验并完成相关工艺包开发。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工艺优化,现已构建了从生物质原料处理到费托合成制备SAF的全流程核心技术链。当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多个SAF项目的规划和工程设计及工程技术研发工作,为绿色能源和化工产品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信息来源: 
2025-09-24